中印 广州市至信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天臣集团 广州申悦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品牌卫士
上海卓冉律所 通盈科技

[社会热点] 淘宝小二“叫板”工商总局 “依法打假”真的是个技术活

[复制链接]
查看12840 | 回复0 | 2015-1-29 01:4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亲,你还没有登陆哦,无法享受到更多服务的,马上登陆。如果还没有帐号,请立即注册

不久前,工商总局发布《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》,再一次将矛头指向淘宝网假货问题。针对这份报告,淘宝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“一位80后运营小二的公开信”,直接点名国家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刘红亮司长,认为这份报告不仅抽样太少、逻辑混乱,还存在程序违规,直言“避免黑哨对市场无比重要”。


总局发榜,小二“叫板”—即便撇开具体是非来说,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。

在传统的行政治理格局中,中国的监管部门与被监管对象,权责对等、关系微妙,实际上有点类似国内的劳资关系:理论上的话语权和现实中的话语权,其实远不是那么一回事。因此,四万亿元投资或眼下的高铁项目,大家宁可使尽浑身解数去“暗夺”,但绝对“不敢”跟掌控行政资源的职能部门去“明争”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淘宝小二以一种轻松诙谐的笔调,有理有据地与“顶头上司”商榷公共议题,不卑不亢、不骄不躁,光这份打破潜规则的勇气,起码就值得点个赞。

当然,查假打假,这本就是国家工商总局的职能责任。1月23日,工商总局在其官网发布《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》,报告显示,2014年8月至10月,总局网监司委托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展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,其中,淘宝网样本51个,正品率为37.25%; 京东商城、天猫、1号店的样本数量分别为20个、7个和10个,正品率分别为90%、85.71%和80%; 聚美优品的3个样本均为正品;中关村电子商城的1个样本为非正品,正品率0%。

这份报告出台,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。一则,在海量的网上交易中,如此数量的抽检样本,难免要被人戏谑为“神抽样”。譬如,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就在微博调侃说,“对于10亿总量(网购商品总量),仅抽样这点点样本,在抽样统计学面前有点苍白”。二则,眼下的数据与上一波数据相去甚远,不仅舆论“不明真相”,被抽检者更要联想为“吹黑哨”。因为2014年12月11日,网监司曾发布对2014年“双十一”网购进行的抽检结果,发现假冒商品占总样品的3.6%,而本次非正品率高达41.3%。于是问题就来了,令公众难以理解的“抽样标准”是怎么确定的、“非正品”与假冒伪劣能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?更关键的问题是,同一个抽检部门,相近时段的抽检数据,却出现如此“大比分”悬殊—这到底是几个意思、消费者该何以适从?

淘宝自己肯定也是要打假的,工商部门进行监管也是天经地义的。但是,单从这样一份监测结果来看,确实容易引起非议。道理很简单,尽管工商部门强调,“这个数字也并不是反映整个市场、整个网络购物领域质量有多差,只是针对抽检范围内样本的结果”,但必须承认的是,权威数据一旦公之于众,前置性信息往往被省略了,民众记住的,只是下面这个判断:“淘宝正品率37.25%”。这恰恰是千千万万“半夜发货求好评”(李克强总理语)的诚信卖家难以接受的事实。不难想见的是,这样一个结论性的数据造成的“打击面”会有多么广大;又会在可以预计的一段时间内,对以淘宝为代表的网购市场形成何种不利影响。只是,这样的局面真的不可避免吗?

在淘宝小二“叫板”工商总局后,工商总局继而发布《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》。双方有理有据地“礼尚往来”,诉诸程序、哪怕诉诸法律,起码也是官商之间的良性互动,既好过“暗流汹涌”,也好过“炮制小鞋”。有一点是肯定的:今天,既要鼓励大众创业,又要坚持查假打假,那么,“依法打假”,还真是个技术活—履职要合规,数据更要全面客观,避免“误伤”、“误读”,抑或是误会。

当然,淘宝叫屈也好,工商部门回应也罢,最终来评说是非的还是千千万万的消费者;一个依法治理、经营有序、诚信为本的网购市场,才是契合所有人利益的。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账号

×

手机扫码浏览
贡献值排行榜: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账号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