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“宽带提速降费”后两天,也是国际电信日的前两天,5月15日下午,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集体出招,纷纷推出“N大举措”推进提速降费。然而,三家运营商的新套餐、新价格却遭遇大量用户“吐槽”。用户质疑,“说好的降价呢?”
总理一月内两次敦促,抠门的三大运营商终于“割肉”。看起来,尽管便宜流量包多定在“半夜鸡叫”时分,但总算给了“宽带中国”几分薄面。不过,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既然是大张旗鼓地降价,既然还装饰上了漂亮的“惠民礼包”,自然就应该经得起民意的挑刺。提速降价哪家强?这个问题很难说清。
因为各家有“套餐”护身,乱花迷眼,真假莫辨。三大基础运营商的方案一公布,短短不到2小时近2万网友参与的民调显示:近80%网友认为,运营商此次资费调整并无诚意。说到底,不过是因为在这些“惠民礼包”中,掺杂了诸多“坑爹”的“小算盘”。
客观地说,运营商不是慈善家,指望网络资费半卖半送,显然也不是消费理性。从三家公布的降价方案来看,实惠尽管七零八落,也不能说全是“满纸荒唐言”。但为什么跟民众期待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,这里有两个主要因素:第一,工信部表态说,力争年底前上网平均资费同比下降30%左右。大家早对高价网费怨声载道,如此方案一出,自然要与自己的消费支出做个对比,一旦发现这些所谓优惠套餐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,难免深感失望。第二,运营商拿出的降价提速方案,显然不够爽气,基本还是要使出浑身解数,在备受诟病的套餐概念上下功夫。甚至一些不降反升的瑕疵,也毫不留情地戳穿了少数地方运营商敷衍塞责的态度。
“互联网+”的意思,对于宽带网络,是要大家用得好、用得起。长远来看,打破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,才是提速降价的根本之路。眼下来看,打击虚假宣传、窃取用户流量等行为,恐怕亦是关键之举。工信部等监管部门当打起十二分精神,看看这些诚意寥寥的提速降价承诺,最终能否顺利兑现下去。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账号
×
 手机扫码浏览
|